第12章 我们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为什么这么多人仰慕亚伯拉罕·林肯?他们可能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他节俭、勤奋、渴望知识、雄心勃勃、致力于追求每个人的平等权利,并成功地抓住了机会。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喜欢犹太人?他们可能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他们节俭、勤奋、渴望知识、雄心勃勃、致力于追求每个人的平等权利,并成功地抓住了机会。

当然,在描述犹太人时,人们实际上使用的词语并不会这么正面,他们可能这样说:犹太人小气、野心大、咄咄逼人、观点激进。然而,重要事实仍然在于,同样的品格在亚伯拉罕·林肯身上被视作美德,而在犹太人身上则遭人摈弃。

我们能够从这个(由罗伯特·默顿最先提出的)例子中学到,刻板印象本身并不能完全解释排斥行为。它们只是个人选择唤起的一些图景,用来合理化自己的偏爱或仇恨。在偏见中,刻板印象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刻板印象与群体特性

任何形象都有其出处。通常,它应该来自对特定类别的对象的多次经验。如果某个看法是基于“某类别中的对象将有一定概率具备某特质”做出的概括性判断,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将其称为刻板印象。如第7章所示,并非所有对民族或国家性格的概括都是莫须有的。但针对某一群组的可靠评估与选择、提炼、杜撰一个关于该群组的刻板印象是不同的。

一个刻板印象有可能与所有的实际依据不符。

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雷斯诺郡(Fresno County),曾一度流行关于亚美尼亚人的刻板印象,人们认为他们是“不可靠的,爱说谎的,不诚实的”群体。拉皮耶(La Piere)专门做过一项研究以确定是否存在客观证据能够证明这一刻板印象。他发现商人协会给了亚美尼亚人与其他群体一样良好的信用评级。此外,亚美尼亚人申请救济的人数更少,也更少被牵涉到法律案件之中。1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与所谓的刻板印象,即“不可靠的,爱说谎的,不诚实的”截然相反的现实,为什么人们还会持有这样的偏见?虽然我们无法验证这个假设,即亚美尼亚人与某些犹太人外表相似,所以人们对犹太人所持有的偏见就转移到了亚美尼亚人身上。或者,可能是一些人与最早来到附近做小买卖的亚美尼亚小贩有过不愉快的经历,继而通过选择性的记忆与夸大的经历将亚美尼亚人这一群体整体打上了负面的烙印。无论出于哪种原因,这似乎只是一个毫无现实根基支持的刻板印象。

当然,其他的刻板印象的形成可能是基于一个事实的核心之上的。在历史上,的确有某些犹太人将基督钉上了十字架。刻板印象利用了这一现实,使得时至今日,整个犹太人群体还作为“杀死基督的人”而恶名昭彰。另一项对犹太群体的成见似乎也是基于事实的,正如我们在第7章中所读到的那样,通过与常规模型的比较,可知犹太儿童的平均智力的确(由包含文化因素的智力测验所决定)略高于外邦儿童,黑人儿童平均智力则略低于白人儿童。但是,这种被证实的差异并不足以支持“犹太人聪明”或“黑人愚蠢”的刻板印象。

所以,一些刻板印象是完全没有得到事实支持的,而另一些刻板印象则来自对现实的修饰及过度概括。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人们就只会依照现有的分类看待未来的证据(第2章)。因为头脑中先生成了这些刻板影响,我们就会对显示犹太人的智慧、黑人的愚蠢、工会的共产主义、罗马天主教徒的法西斯主义倾向的迹象格外敏感。

刻板印象甚至会对最简单的理性判断形成干扰。拉斯克(Lasker)引用了一个出现在儿童无声阅读测试中的案例。

阿拉丁(Aladdin)是一位穷苦裁缝的儿子。他住在中国首都北京。他总是终日闲散、好逸恶劳。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男孩:是印度人、黑人、中国人、法国人还是荷兰人?

大部分孩子回答:“黑人。”2

在这一案例中,孩子们可能对黑人并无敌意。他们只是放弃了推理,采用了现成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绝不都是负面的,也有表现为正面态度的刻板印象。

一位退伍军人在谈论他出色的中尉,一个犹太人。简直没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 “在他牺牲的前一天,他为我和我的一个伙伴拍了些照片……他真的是位高尚的人……他很照顾自己的士兵。他总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烟草短缺的时期,他手下的人也总有烟可抽。毕竟他是个犹太人——很善于寻找门道。他愿意为他的士兵做任何事情,而他的士兵也会为他做任何事情。”

另一位退伍军人说:“我向犹太人致敬。他们明白如何克服障碍完成使命。如果我的女儿能够嫁给一个犹太人,我会很高兴的。他们能给家人舒适宽裕的生活,忠于妻儿,不沾烟酒。”3

这些案例很有趣,它们展现出人们对犹太人“本质”的正面评价,而同时期其他人对相同特质的评价经常是负面的、深含敌意的。

刻板印象的定义

无论对刻板印象的态度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刻板印象都是一种与类别相关联的、夸大的信念。其作用是为我们处理该类别下的对象时的行为做出解释(合理化)。

在第2章中,我们检视了类别的本质。在第10章中,我们讨论了围绕类别概念而形成的认知框架。在前一章中,我们强调了语言标签对分类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将通过绑定在类别上的概念化内容(印象)来继续有关类别的讨论。因此类别、认知组织、语言标签和刻板印象都是同一个复杂心理活动中的不同方面。

早在几十年之前,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就写下过有关刻板印象的一些想法,他简单地称其为“脑中的图像”。李普曼先生率先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建立了刻板印象的概念。4 虽然他对其进行了极佳的描述,但在理论层面却过于松散,他倾向于将刻板印象与类别混为一谈。

刻板印象与类别不同,它是一种伴随着分类的固定思想。例如,“黑人”这一类别可以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一个中立的、遵循事实的、无关评价的概念,“黑人”是对特定种族的分类。而伴有刻板印象的分类则会将有关黑人的“图景”与论断纳入其中,认为黑人是喜爱音乐的、懒惰的、迷信的,或拥有其他的一些特质。

所以,刻板印象不是一个类别,它通常扮演了固化对象的分类的角色。如果我说,“律师都是骗子”,我就是在对一个类别做出刻板印象式的泛化。刻板印象本身并不是概念的核心。然而,它的存在阻碍了关于概念的差异化思考。

刻板印象既能作为一致地接纳或排斥某一群体的理由,也能够作为筛选和选择的工具以维持感知和思考的简洁性。

我们需要再次指出“真正的群体特征”这个使情况变得越发复杂的问题。刻板印象不一定是完全虚假的。如果我们认为爱尔兰人比起犹太人更容易习惯性酗酒,那么这项判断在概率上是成立的。然而,如果有人说,“犹太人不喝酒”,或者说,“爱尔兰人都是酒鬼”,那就显著地夸大了事实,并建立起了一种不合理的刻板印象。只有掌握了能够证明真实群组差异的存在(或指出其概率)的可靠数据,我们才能够分清有效的泛化与刻板印象之间的差别。

关于犹太人的刻板印象

有许多研究都对非犹太人对犹太人的“印象”进行过调查。1932年,卡茨(Katz)和布莱利(Braly)发现,大学生会将以下的特质归于犹太人:5

精明

唯利是图

勤劳

贪婪

智力出众

有野心

狡猾

与此同时,他们还提到了以下特质:

忠于家庭

有毅力

健谈

有攻击性

虔信宗教

1950年,人们又重做了一次这项1932年所进行的研究。在本章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结论所发生的变化。

在芝加哥,贝特尔海姆和贾诺威茨采访了150名退伍军人,并将他们对犹太人的指责按出现频率排序,列表如下:6

他们是排外的。

金钱就是他们的上帝。

他们控制着一切。(“每个人都责怪犹太人。他们控制了一切。无论在商业还是政治之中,他们都身居高位……他们的势力遍布全球——在所有行业内都是如此。他们拥有广播电台、银行、电影业和商铺。马歇尔·菲尔德商场以及所有其他大商场都是犹太人的。”)

他们使用不正当的商业手段。(“他们把钱看得太紧了,如果他们欠你钱,你必须拼命争取才能让他们还你钱。”)

他们不做体力活。(“他们拥有工厂,让白人为他们工作。”)

也有一些不那么频繁被提到的特质:

他们是专横的。

他们是肮脏的、邋遢的、下流的。

他们精力充沛,很聪明。

他们大声喧哗,引起骚动。

《财富》杂志在1939年就“你认为人们对身边和国外的犹太人产生敌意的原因是什么呢?”7 展开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

他们控制金融和商业。

他们控制一切,贪婪无度。

他们太聪明或太成功。

他们和集体格格不入。

福斯特(Forster)总结了所有这些研究,并将其中提到的各种特质按照被提及的频率乘上适当的权重,整理如下:8

排外(拒绝与外族通婚,设置同化障碍)。

爱钱如命,加上可疑的商业道德。

一意孤行,咄咄逼人,人缘差。

高智商,有野心,有能力往上爬。

有人指出,宗教因素在这个列表中几乎没有出现。当然,在一开始,宗教差异扮演的角色要重要得多(宗教是早期人们区分犹太人的唯一属性)。当时基于宗教的指控也远比现在普遍,如“仪式谋杀”等。如今,在我们这个世俗化了的社会中,犹太人正在失去他们唯一真正的定义性属性。其他的属性取代了它的角色——都是些出现概率很小,或完全无关的、“嘈杂”的属性。

以上所列出的刻板印象大致都是彼此一致的。也就是说,同样的指责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人们对犹太人性格的印象信度(reliability),或曰一致性(uniformity)很高。

然而,更细致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情形。某些刻板印象是内含有矛盾的。两种对立的印象同时存在,而它们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能够从阿多诺(Adorno)、福伦科尔-布伦斯威克(Frenkel-Brunswik)、莱文森(Levinson)和桑福德(Sanford)9 的研究中获得相当多的启发。他们设计了一个全面的量表来调查人们对犹太人的态度,并安插了不同的对立陈述。被试们被要求就下列每一项陈述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判断:

(a)人们对犹太人的憎恶源于他们倾向于脱离大众,并排斥外邦人,不允许外邦人参与犹太人的社交生活。

(b)犹太人不应该过多窥视基督教徒的活动和组织,也不应该企图从基督徒那里得到更多认可和名声。

另外一对矛盾的陈述:

(a)犹太人至今仍是美国社会中的外来者,他们保留其原来的社会规则,并且抵制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b)犹太人过分注重隐藏自身特征,尤其是他们改名换姓,调整鼻形,模仿基督教徒的礼仪和习俗等。

(a)类陈述中包含了测试“隔绝性”(seclusiveness)的子量表;(b)类陈述中包含了测试“侵扰性”(intrusiveness)的子量表。

一项重要的发现是,这些子量表的相关性达到了+0.74。也就是说,指责犹太人与世隔绝的人同时也倾向于指责他们过分侵扰。

我们可以想象,同样的个体在某种意义上的确可以同时具备“隔绝性”和“侵扰性” (就像存在既慷慨又爱自我吹捧,既吝啬又爱铺张炫耀,既懦弱又险恶,既冷酷无情又无助的人那样);但在我们所讨论的情况中,这是不太可能发生的。至少远远到不了这个研究所显示出的程度。

可能会出现类似这样的对话:

A:我说,犹太人也太独来独往了;他们总是自己人抱团,还十分排外。

B:但你看,在我们的社区里,姓科恩(Cohen)和莫里斯(Morris)[均为常见的犹太人姓氏]的人都在为社区福利基金服务,也有一些犹太人参与扶轮社(Rotary Club)和商会。很多犹太人都支持我们的社区项目。

A:这就是我在重申的一点,他们总是想要在基督教徒群体的活动中插一脚。

这清楚地显示出,(由于更深层次的原因)厌恶犹太人的人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会选择认同任何能够支持他观点的刻板印象,无论这些成见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无论犹太人实际上是什么样,做了什么事,偏见总会将其合理化为犹太人的本质。

散文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的案例很有启发性。在他的文章《不完美的同情》(Imperfect Sympathies)中,他承认了自己对犹太人的偏见。他用通俗易懂的恶毒话语写道:“我大胆地承认,我不喜欢当下犹太人与基督教徒走得太近的趋势。对我来说,这种相互示好是虚伪的、做作的。我不想看到基督教徒和犹太人互相致以贴面礼,装出礼貌友好的样子,尴尬地寒暄恭维。如果他们的确皈依了基督教,那为什么他们不完全加入我们呢?”

在仅仅相隔了几句话的后文中,他却又这样评论了一位“完全加入了”基督教的皈依犹太人,没有察觉到其中的任何矛盾:“如果他更虔诚地遵循他祖先的信仰,他应该会更受欢迎。”10

兰姆自相矛盾的标准,比他所公开承认的信念更能说明问题。无论犹太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他都认为他们有罪。

持有偏见的人如此轻易地认同自相矛盾的刻板印象,就能证明真正的群体特质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一种厌恶的感情需要得到合理化解释,而在具体对话情境中,任何看似合理的借口都可以被征用。

让我们暂且撇开偏见不谈,来看一下一些谚语,这将更有助于了解其中所涉及的心理过程。请比较下列自相矛盾的组合: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No use crying over spilled milk.)

羽毛相似的鸟儿聚集在一起。(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熟稔易生轻蔑之心。(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

一个年轻的和尚会变成一个老魔鬼。(A young monk makes an old devil.)

上梁不正下梁歪。(As the twig inclines the tree is bent.)

我们可以通过一条谚语来“解释”一种情况。而情况相反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另一条相反的谚语来解释它。在种族成见中也是如此。如果在特定的一段时期,某一项指责似乎能够解释并证实我们对某一群体的厌恶,我们就宣传它;如果在另一段时期,一项相反的指责似乎更适用当下的情况,我们也会援引它。我们并不会在意逻辑上的统一和时间序列的一致。

我们会通过选择性感知和选择性遗忘以维持刻板印象。当我们熟识的犹太朋友取得成就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赞叹——“犹太人是如此的聪明”。而如果他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什么也不说——我们不想修改自己对犹太人的刻板印象。相同地,我们可能会忽略九个整洁的黑人住户,直到遇见第十个黑人住户恰巧是邋遢的,我们就会像取得了胜利一般惊呼,“他们不爱惜房产”。或者,以“基督杀手”这个指控为例。在这一陈词滥调中,我们会选择性地遗忘许多相关的事实,是彼拉多(Pilate)准许基督被钉上十字架,是罗马士兵执行了基督的死刑,犹太人只是暴徒中的一部分,在基督教刚成立及早期岌岌可危的时期,它的所有信徒都曾是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

虽然我们仍旧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一个种族群体的心理特质,但许多刻板印象显然是纯属虚构的。因此,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刻板印象的合理化功能远甚于其反映群体属性的功能。

关于黑人的刻板印象

金博尔·杨(Kimball Young)对人们有关黑人的刻板印象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1

更低的智能

未开化的道德

情绪不稳定

过度自信

懒惰和吵闹

宗教狂热

花哨俗气的服饰

接近原始人类

使用刀具进行暴力犯罪

威胁到主流白人群体的高生育率

容易受到政客的贿赂

职业不稳定

在之前引述的研究中,卡茨与布莱利发现了关于黑人的以下刻板印象:

迷信的

懒惰的

乐天派

愚昧的

乐感好

这些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测量不同群体所持有的刻板印象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人们关于黑人的刻板印象比起关于其他群体的刻板印象更为一致。因此,受访者中有84%的人将黑人评价为“迷信的”。卡茨-布莱利研究使用了一个列表。受访者被要求从列表上呈现的诸多特质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黑人特质。84%的受访者选择了“迷信”这一项,意味着当人们被要求选择某些符合黑人的特质时,人们都选择了绝大部分人会选择的特质。

贝特尔海姆和贾诺威茨使用更开放的研究方法,让受访者自主概括他们眼中的黑人特质。他们所总结的关于黑人的刻板印象清单,与关于犹太人的清单不同。12 以下特质按提及频率排序:

邋遢,肮脏,下流

使房产贬值

接管并挤压了白人的生存空间

工作中懒惰,自由散漫

低道德标准,不诚实

无上进心,更低的社会阶级

愚昧,智力低下

麻烦多,造成干扰

难闻,有身体的气味

携带疾病

不存钱,喜欢把钱立刻花完

布莱克(Blake)和丹尼斯(Dennis)的一项研究要求年轻的受访者判断黑人和白人的特质。13 被认为主要属于黑人的特质如下:

迷信

动作慢

无知

爱碰运气

穿着浮夸

有一项研究发现了刻板印象中的一个有趣的特点:相较于七、八年级的儿童而言,四、五年级的儿童持有的刻板印象之间差异更小。年幼的孩子将所有“坏的”特质都归于黑人。例如,年龄较小的孩子认为白人是更令人愉悦的。然而,年龄稍长的孩子所持有的刻板印象则与成年人更为一致——并不是所有的白人都让人愉快,同时,黑人也被认为是更开朗、更幽默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对黑人抱有负面态度,但尚未形成更复杂的刻板印象,以此对外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卡茨和布莱利还报告说,年龄较小的孩子相较于大学生,刻板印象要少得多。14

关于黑人的刻板印象似乎不如关于犹太人的那样自相矛盾,但这并不表明矛盾不存在。在我们的眼里,他们是懒惰和迟钝的,但也是无事生非和咄咄逼人的。在南方,我们有时候能够听到“没有种族问题”的言论,这是因为黑人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也是舆论使他们处在这样的地位。

少数群体之间也对彼此和自身存有刻板印象。在第9章中我们指出,普遍的文化压力是如此的沉重,以至于少数群体成员有时会从其他群体的角度看待自身。反犹主义的犹太人眼中的犹太人(除了他们自己)具有令人反感的犹太人特质。一些黑人批判其他黑人具有反对黑人的白人们所提及的那些特质。

同样地,一个少数群体可能会对另一个与其密切相关的少数群体产生尤其生动的刻板印象。这样的印象可能是由弗洛伊德所谓的“对微小差异的自恋”(narcissism of slight differences)而引起的。德国犹太人对波兰犹太人的看法很不留情面。美国黑人针对生活在西部的印度移民也有一套刻板印象。伊拉·瑞德(Ira Reid)列出了以下内容,人们认为与本地黑人相比,西印度群岛的人:15

非常“聪明”,比美洲原住民有着更好的教育

比犹太人更精明,财务方面无法信任

过分敏感,会快速做出捍卫自尊的行为

坏脾气

亲英派或亲法派

感觉自己优于本地出生的黑人

太骄傲或太懒惰以至于不会去工作

排外

男人打他们的妻子,把女人当作奴隶

给白人制造麻烦

设法引起他人关注

缺乏种族自豪感

喋喋不休

比较犹太人和黑人的刻板印象

在反黑人主义者和反犹太主义者的刻板印象中,似乎存在一种互补性。正如贝特尔海姆和贾诺威茨所指出的,前者倾向于指责黑人淫荡、懒、肮脏、无事生非。后者指责犹太人的聪明,欺诈,过分的野心和狡猾的成就。让我们反省自身,我们自己有什么原罪?首先,我们有肉体的罪恶。我们必须克服色欲、懒惰、好斗、散漫。因此,我们将这些罪行都具体化到了黑人身上。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克服傲慢、欺骗、不合群的自我主义和实现野心时的不择手段。我们将这些罪行都具化到了犹太人身上。黑人反映了我们自身的冲动;犹太人反映了我们自己对超我(良知)的违背。所以,我们对两者的谴责和感受代表着我们对自身原罪的不满。 正如贝特尔海姆和贾诺威茨所陈述的那样:

根据精神分析的解释,种族敌意是自身无法接受的内在动因在少数群体身上的投射。16

在欧洲,不存在黑人这个少数群体,于是在那里犹太人被批判为淫荡、下流、暴力。这为上述理论提供了支持。在美国,黑人成了这些特质的具化对象,因此这些特质不再需要犹太人来承担。美国人为犹太人建立更加特定的刻板印象,犹太人只拥有“自我”的特质:野心、傲慢、机敏。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黑人与犹太人的刻板印象是互补的。他们分担了两种主要的罪行——“生理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憎恶犹太人的理由可以是他们数量小,智商高;而憎恶黑人的理由可以是他们数量大,智商低。虽然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许多其他的偏见,但是针对黑人和犹太人的恶意确实是最常见的主要偏见。调查显示,对黑人的偏见更为严重。这是因为肉体的罪恶更为普遍吗?

这一解释将在第23章和第24章中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当下,我们已经充分注意到一些人的刻板印象可能是出于无意识的自我参照。人们会虚构出其他群体具有某个特质,并因此憎恨他们,这只是因为他们暗中憎恨自己身上的相同特质。因此,黑人和犹太人成了自我的替代品,我们会在他们身上感受到自身的不足。

大众媒体和刻板印象

我们已经看到,刻板印象可能源于也可能并不源于事实本质,刻板印象能够帮助人们简化分类,合理化敌意,有时候它们也会是我们自身冲突的投射。但是,另一个极其重要的,促成刻板印象形成并使其持续存在,不断加深的原因,是大众传媒——包括小说、短篇故事、报纸、电影、舞台剧、广播和电视。

在处于战争年代的1944年,作家战争委员会(writer’s war board)在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局的协助下,对大众传媒中描绘的“固定角色”(stock characters)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7

流行的短篇小说是运用固定角色最为显著的形式。在分析了185个短小故事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超过90%的人物——几乎全部有名望的人物——都是白人(或“北欧人”)。但是,当人物是反派的时候,如“歹徒、盗贼、赌徒、阴险的夜总会经营者”这类难以让人认同的角色就很少是白人。通常而言,这些虚构人物的行为非常易于被认为“证明”了黑人是懒惰的,犹太人是狡猾的,爱尔兰人是迷信的,意大利人是罪犯。

在分析涉及黑人角色的100部电影时,研究人员发现其中75部作品对黑人的描写是存在贬低和刻板印象的。只有12部影片中的黑人角色是以正面形象出现。

有两种形式的大众传媒偏好于将白人塑造为英雄。其一是在漫画领域,其二是在广告中:

我们需要传播流通。你能想象一位名叫科恩的英雄吗?

如果广告中出现了有色人种,顾客就会流失。

然而,在威士忌的海报中,汤姆大叔(泛指黑人)的出现能够营造气氛。

就广播而言,报告指出:

广播爱好者多年来一直在争论“阿莫斯和安迪”(Amos ‘n’Andy)是否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了黑人群体。节目所提及的特质符合一部分黑人的情况,但也有另一些黑人并非如此。另一个持续的讨论是围绕杰克·本尼(Jack Benny)在节目中所提到的“罗切斯特”(Rochester)。节目本身是出于善意的,杰克将“罗切斯特”描绘为机智、富有哲理的。但同时也提及了其他的刻板印象——酗酒、嗜赌、私生活混乱。

另几项调查揭示了美国的日报在处理黑人新闻时的一个共同趋势——集中于黑人群体的犯罪新闻而忽视报道其成就。“黑人约翰·布朗(John Brown)由于入室抢劫被逮捕。”这样的报道会促使读者在脑海中形成对黑人的负面印象。同时也使阅读变得简单,报道者能够在很小的版面中给出足够多的信息。从记者的角度出发,这种做法可能并不存在更深层次的偏见动机,并且是没有恶意的。然而,经常将黑人与犯罪联系在一起必定会给读者留下持久的影响,尤其是在这一关联并不利于有色人种群体时。所以有些报刊制定了详细的政策以贯彻对黑人群体的歧视。一些南方报刊实施了相关的行业标准,例如,从不大写黑人(Negro)的首字母N,似乎他们相信——使用小写字母n能够有助于黑人群体知道自己应有的地位。

近来的所有研究都认可了大众传媒在政策制定方面的成效,可能部分原因是少数群体不再沉默,并通过抗议走进了大众视线。其中一次值得关注的抗议是好莱坞导演抱怨当需要一个反面角色时,不敢再接受除了美国白人之外任何人的试镜。18

反对大众媒体中刻板印象的活动越来越多,有时候会走向极端。在1949年,英国电影《雾都孤儿》(Oliver Twist )引发了一场争议。在狄更斯的这部广为流传的小说中,犹太人法根(Fagin)的形象即是刻板印象的体现。由于在改编电影上映前,就遭到了抗议,这部电影在美国各地被撤回。有些人反对在学校教授《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担心在缺少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年轻人会因夏洛克(Shylock)的形象形成刻板印象。人们不喜欢儿童读物《小黑人桑波》(Little Black Sambo ),因为愚蠢的黑人小男孩弄丢了自己的衣服,吃了太多煎饼。《木偶匹诺曹奇遇记》(Pinocchio ) 也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它将意大利人和“杀手”密切联系了起来。不过,尝试将所有人都与刻板印象隔绝开来可能并不现实。最好还是加强人们的辨别能力,继而让他们能够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刻板印象。

在学校使用的教科书都经历了严密的审查和评估。一项透彻的分析报告指出,三百多本教科书中对于少数群体的处理表明,许多教科书长期重复不利于少数群体的刻板印象。即使这些教材没有恶意,但是教科书作者还是在不经意之中使用了社会中所存有的错误的刻板印象。19

随时间而变化的刻板印象

我们已经通过一些证据证明了大众媒体中的刻板印象正在削弱。同样地,学校中日益增长的跨文化教育似乎对当今学生看待种族成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使年轻一代相较于其父母一辈人有着更少的刻板印象。

在普林斯顿大学所进行的两项间隔十八年的调查能够证实这一点。我们已经了解了1932年,卡茨和布莱利针对这所大学的本科生看待德国人、英国人、犹太人、黑人、土耳其人、日本人、意大利人、中国人、美国人和爱尔兰人的态度观点所做的研究。

1950年,在同一所大学教学的吉尔伯特(G. M. Glibert)以相同的程序重复了该项调查。20 尽管这些被试学生的经济地位和社会阶层与他们的前辈并无太大差别,但他们成长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两组被试中都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来自美国南方。

表4 学生将不同特质归属于意大利人的百分比

1932年

1950年

差异

艺术气质

53

28-

25

冲动

44

19-

25

激情

37

25-

12

易怒的

35

15-

20

喜爱音乐的

32

22-

10

想象力丰富

30

20-

10

笃信宗教的

21

33

+12

比较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果,就是吉尔伯特所称为的“褪色效应”(fading effect)。针对10个国家和种族群体的刻板印象与1932年的结果很相似,但明显弱得多。以意大利人为例,表4显示了给定该国家特质的百分比。提及所有的特质的频率都有所下降(除了“笃信宗教”),这是由于被试学生(不得不做出5个选择)将他们的选择分散在84个不同特征之中的情况比1932年更明显。早期的研究证实了现实中的意大利人与其刻板印象相差甚远。吉尔伯特这样评论道:

爱好艺术和热情奔放的意大利人,代表了喜怒无常的艺术大师与令人愉悦的街头艺人的结合,这个形象仍然伴随着我们;但……比起之前的他,已经大为褪色了。提及其艺术气质的学生大幅减少——爱好艺术,爱好音乐,有想象力——提及喜怒无常的特质的学生也是如此——有激情的,冲动的,易怒的。

提及“笃信宗教”的频率增加可能是由于人们在1950年这个禧年期间,对罗马的天主教朝圣者的关注。这一情况显示了短暂事件是如何塑造人们对国家的印象的。

在1932年,47%的人将土耳其人视为“残酷的”;到了1950年,只有12%的人这样认为。针对土耳其人糟糕的刻板印象被显著地削弱了。在1932年和1950年的研究中,针对黑人的主要刻板印象是迷信和懒惰;但与前一次的研究相比,后一次研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选择了这些特质。

美国人作为一个群体受到比以往少得多的奉承。含有赞许的刻板印象已大大减少,如勤奋、聪明、雄心勃勃、有效率。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评判略有增加。时间对于群组内部而言,提供了更为关键的观点。

也许最重要的发现是,在1950年,学生极为不愿参与实验。他们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强迫他们对人们进行泛化——尤其是从未见过的人。整个研究被视作侮辱学生的智商。一名学生写道:

我拒绝参与如此幼稚的游戏……我无法归结任何能够适用于整个群体的特质。

1932年那次“幼稚游戏”就没有遇到这样的批评。

吉尔伯特指出,“褪色效应”和抗议可能是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娱乐和通讯媒体正在逐渐消除人们的刻板印象。另一个因素可能是战后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社会科学研究。还有一个因素可能是在学校中所开展的广泛的跨文化教育。无论是什么原因,如今各个国家和民族群体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似乎更为多元化了。

从偏见理论的角度来看,刻板印象的可变性很重要。刻板印象随着偏见的激烈程度和趋势而改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刻板印象也会随境况的改变而改变。在战争年代,苏联政府与美国政府结为同盟时,我们视苏联人为坚强的、勇敢的、爱国的。在几年之内,随着境况的改变,美国人对其的印象也改变了,认为他们是激进的、狂热的。同时,针对日本人(和日裔美国人)的不良印象也改善了。

在这里,我们有进一步的证据指向了本章开始时的观点。刻板印象与偏见不同。刻板印象主要是通过合理化以适应普遍存在的偏见,或当下的境况。即使刻板印象有时是无害的(甚至能带来收益),但我们仍应阻止其在学校和大学之中形成,并减少其在大众媒体上的传播。当然,这并无法消除偏见的根源。21

参考文献

1. R. T. LA PIERE. Type-rationalizations of group antipathy. Social Forces , 1936, 15, 232-237.

2. B. LASKER. Race Attitudes in Children . New York: Henry Holt, 1929, 237.

3. B. BETTELHEIM AND M. JANOWITZ. Dynamics of Prejudice: A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Study of veterans . New York: Harper, 1950, 45.

4. W. LIPPMANN. Public Opinion .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22.

5. D. KATZ AND K. W. BRALY. Racial stereotypes of 100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33, 28, 280-290.

6. B. BETTELHEIM AND M. JANOWITZ. Op. cit., Chapter 3.

7. Fortune ,1939, 19, 104.

8. A. FORSTER. A Measure of Freedom . New York: Doubleday, 1950, 101.

9. T. W. ADORNO, et al 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 New York: Harper, 1950, 66 and 75.

10. C. LAMB. “Imperfect sympathies”. The Essays of Elia . New York: Wiley and Putnam, 1845.

11. K. YOUNG. An Introductory Sociology . New York: American Book, 1934, 158-163, 424ff.

12. Ibid

13. R. BLAKE AND W. DENNIS. The development of stereotypes concerning the Negro.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43, 38, 525-531.

14. H. MELTZER. Children’s thinking about nations and races.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 1941, 58, 181-199.

15. I. REID. The Negro Immigrant .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1939, 107ff.

16. B. BETTELHEIM AND M. JANOWITZ. op cit., 42.

17. How Writers Perpetuate Stereotypes . New York: Writers’ war Board, 1945.

18. A McC. LEE. The press in the control of intergroup tension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 1946, 244, 144-151.

19. Committee on the Study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Intergroup Relations (H. E.WILSON, DIRECTOR).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Teaching Materials . Washington: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1949.

20. G. M. GILBERT. Stereotype persistence and chang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51, 46, 245-254.

21. 对于今天存在的民族刻板印象的描述,见W. BUCHANAN and H. CANTRIL, How Nations See Each Other . Urbana: Univ. of Illinois Press, 1958。这项研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客观理解一个国家的人们对其他国家的印象所做的努力之一。当我们了解了流行的刻板印象时,就可能会更加明智地开始尝试纠正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