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02

自从母亲来了以后,我的日常生活中增加了一项新的活动,就是阅读。她仍保持着晚上早睡的习惯,菲利克斯也不再来串门了,于是我每天晚上都有了大把不知道如何打发的空闲时间。直到有一天菲利克斯再次突发奇想,给我找到了一个解闷的好办法。他带来了一本双层封皮的书,以两个女人的名字命名:《福尔图纳达和哈辛达》。从那时候开始,我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阅读这位天才邻居家里的那些长篇小说。几个月以后我已经把它们看了个遍,开始从得土安图书馆的书架中寻找目标。一九四〇年的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我读完了那座小图书馆里的二三十本小说,正发愁以后拿什么来消遣。有人出乎意料地给我送来了一页纸。这次不是小说,而是一封蓝色的电报。也不是为了让我享受阅读的内容,而是让我照着上面的指示去做。“私人邀请函。丹吉尔私人派对。马德里的朋友在那儿等你。九月一日晚上七点。提姆酒吧。”

我感到内心一阵翻腾,不过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不用看签名我就知道这是谁发来的电报。我的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各种各样的回忆:音乐、欢笑、鸡尾酒、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听不懂的外国词、小小的冒险、敞篷车里的远足,还有生活的欲望。我把过去的日子跟现在平静的生活做了个比较。现在,时间几乎都是在单调的缝纫和试衣中、在广播的长篇故事中、在每天傍晚跟母亲的散步中不知不觉流过的。这些日子以来,情感上唯一的波动,也就是菲利克斯偶尔拉我去看的某一场电影,还有每天晚上无所事事时,囫囵吞枣看的小说里那些主人公的奇遇和爱情故事。知道罗萨琳达在丹吉尔等我,我欣喜万分,虽然只是短暂相逢,但生活又有了希望。

我按照约定的日期和时间准时到达,却没在明萨赫酒店的吧台前找到任何派对,大厅里只有四五桌不认识的人,吧台前有两个孤独的饮者,吧台后也不见提姆的踪影。也许是因为钢琴师还没来,酒吧里的气氛显得十分寥落,跟以前那些热闹的夜晚完全不同。我谨慎地坐在一张桌子旁边等待,拒绝了走过来服务的侍者。七点十分,七点十五,七点二十,可是派对还是没有开始的迹象。到七点半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去吧台询问提姆的去向。他们告诉我他已经不在这儿工作了,自己开了一家“提姆酒吧”。在哪儿?南美大街。我飞奔而去。两分钟以后就到达了B的地,其实两家酒吧相距不过几百米。提姆一如既往的消瘦、黝黑,我的身影一出现在门口,他就在吧台后面看到了。他的吧台比刚才那个热闹一些,虽然没有太多的顾客,但是交谈的声音比较大,语调更放松,还不时传来笑声。他没有跟我打招呼,而是用那双黑炭一样的眼睛示意我去酒吧最里面,那里挂着一块布帘。我走向那块沉甸甸的绿色丝绒帘子,揭开走了进去。

“亲爱的,你迟到了。”

虽然周围是脏兮兮的墙面,头顶只有一个昏黄暗淡的电灯泡,四周到处放着装饮料的盒子,墙角还堆着整袋整袋的咖啡豆,但这些一点儿也不影响我这位好朋友的魅力。也许是她,也许是提姆,也许是他们俩一起,在当天下午酒吧开业之前,把这个小小的仓库临时改建成了一个私人会见的场所。真的很私人,因为里面只有两把椅子,中间隔着一个铺着白色桌布的大木桶。木桶上放着两杯酒,一个鸡尾酒瓶,一个装着土耳其烟的烟盒,还有一个烟灰缸。屋子的角落里有一堆盒子,上面颤颤巍巍地放着一个手持留声机,里面传来比莉•哈乐黛的《夏日》。

自从她去了马德里,我们已经有整整一年没见了。她还是那么瘦,皮肤还是那么透明,还是一头随时都会挡住眼睛的金色长鬈发。但是她的表情已经不是以前的无无虑,也不是跟她丈夫艰难共处时或者后来恢复阶段的模样。我没有办法说清楚到底是哪儿发生了变化,她整个人好像都已经稍稍不同,看上去成熟了些,或许还有些疲惫。从她的信里我已经得知了贝格贝尔的艰难处境,以及她在马德里的举步维艰。但是她从来没有提到过要回趟摩洛哥。

我们拥抱着,像小学生一样开怀大笑,互相夸奖着对方的服饰,然•后又是一阵大笑。我是多么地想念她啊。没错,我身边有母亲的陪伴,有菲利克斯,有坎德拉利亚,有服装店,还有新爱好阅读。但是她的出现仍让我激动。她从来都是不期而至。她跟任何人都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她的异想天开,她那些小小的任性,特立独行和混乱的语言,我是多么想念这一切,多么想知道她这一年来的境况,所以一坐下来就问了她一连串的问题:在马德里过得怎么样?约翰尼怎么样?贝格贝尔呢?为什么会到非洲来?而她则用些模棱两可的话和生活趣事回答我,直到我的好奇心被充分地满足,不再向她追问更多的事情,她才一边把桌上的酒杯倒满,一边切人正题。

“我来是为了给你一份工作。”

我笑了。

“我已经有一份了。”

“我向你推荐另外一份。”

我又笑了,喝了一口酒,跟以前一样,粉红杜松子鸡尾酒。

“什么样的工作?”我放下酒杯。

“跟你现在的一样,但是在马德里。”

这时候我才发现她是认真的,于是收起了笑容,换了一种严肃的语

调。

“我在得土安过得很开心。一切都很顺利,而且越来越好。我母亲也很喜欢生活在这里。服装店欣欣向荣,事实上我们正在考虑请一个学徒来帮忙,还不打算回马德里去。”

“我没有说你的母亲,希拉,只有你。而且你们不用关闭得土安的服装店,马德里的生意只是临时的,至少我们希望是这样。等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你就可以回来。”

“结束?什么结束?”

“战争。”

“可是战争早在一年前就结束了。”

“西班牙的内战是结束了,但是现在又有另外一场战争。”

她站起来,换了一张唱片,调高了音量。这次是爵士,只有音乐没有歌词。她不想让我们的交谈飘向帘外。

“现在有另外一场可怕的战争。我的国家已经被卷进去了,你的国家也随时可能加入。胡安•路易斯已经竭尽所能让西班牙置身事外,但是照目前的形势看,这相当困难。因此我们希望能尽一切办法来帮助减轻德国对西班牙施加的压力。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你的国家就可以独善其身,而我的国家也就多了一分胜算。”

我还是不明白这一切跟我的工作有什么关系,但是并没有打断她。“胡安•路易斯和我,”她接着说,“我们正在试图说服一些朋友通力合作。他没能通过外交部向政府有效地施加压力,但是我们从外部也可以做一些事情。”

“什么样的事情?”我极小声地问,完全不明白她脑子里在想什么。我脸上的表情一定让她觉得有趣,因为她终于笑了。

“别害怕,亲爱的。我们说的不是往德国大使馆扔炸弹,也不是去捣毁什么军事设施。我指的是一些谨慎的抵抗运动。比如观察、渗透,从一些小小的漏洞里获取一些信息。胡安•路易斯和我,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是孤军作战。我们不是一对理想主义者,随手抓一些不谨慎的朋友,把他们卷入这些耸人听闻的阴谋中。”

她再次倒满酒杯,把音乐的音量调高了些。我们又点上了两支烟。她重新坐下,紧紧地盯住我的眼睛。她的眼周有两圈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灰色的黑眼圈。

“我们正在帮助他们在马德里建立一个跟英国情报局直接相关的地下工作网。合作者都是与政治、外交或军事不沾边的人,而且大多数不为人知。他们表面上过着正常的生活,暗地里获取信息并传递给SOE。”

“什么是SOE?”我小声问。

“英国特别行动小组。这是丘吉尔刚刚在英国情报局内部设立的组织,专门负责跟战争有关的事情,特意跟日常工作区别开来。他们正在全欧洲寻找合适的人。简单地说,就是非正式的间谍服务,非常时期的非常工作。”

“我不明白。”我的声音细若游丝。

我真的什么都不明白。地下工作。秘密协作者。行动。间谍。渗透。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说过这些东西。

“好吧,你别以为我对这些名词很熟悉。对我来说,这些也完全是新东西,我不得不努力学习。胡安•路易斯,就像我在信上跟你说过的一样,最近跟我们的霍尔大使关系很密切。而现在,他能留在外交部的日子屈指可数,所以他们两人决定加强合作。虽然霍尔并不直接控制英国在马德里的地下工作,但是他会对此进行监督。或者说,他虽然不直接参与合作,但他是最终的负责人。”

“那是谁在操作?”

我以为她会告诉我是她自己,然后告诉我这一切不过是个玩笑,我们会哈哈大笑,最后一起去哈里斯庄园吃晚饭、跳舞,就像以前经常做的那样。但是她没有。

“艾伦•希尔加斯,英国大使馆的海军参赞,他来负责一切具体运作。他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出生于海军世家,自己也加入了海军,他的太太是个大资产阶级家庭的小姐,也跟他•一起参与这些情报工作。他跟霍尔一起到达马德里,在公开身份的掩护下,负责秘密协调SOE和SIS的活动,SIS就是秘密情报局。”

SOE,特别行动小组。SIS,秘密情报局。对我来说都一样陌生。

我坚持要求她向我解释清楚。

“SIS,秘密情报局,也被称为MI6,就是DirectorateofMilitaryIntelligence,Section6,军事情报局第六分部,简称军情六处。这个机构专门负责在英国以外的地方开展情报工作。或者说是在英国的领土之外开展间谍活动,这样更好理解一些。早在一战前这个部门就成立了,大多数时候都伪装成外交或军事机构,谨慎地进行一些暗箱操作。一般都是通过已经建立的权力结构,对目标国家中有影响力的人物或高级官员进行渗透。相反,SOE则是个新生事物。由于它不仅依靠职业间谍,而且依靠很多临时人员,所以风险更大。但相应的,灵活性也更大。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定义,可以说这是一种战时的应急行动机制。它向所有能提供有用情报的合作者开放。由于这个机构刚刚成立,所以西班牙的负责人希尔加斯正在招兵买马,而且非常紧急。为此他也向身边信得过的人求助,看是不是能帮他联系到可以直接提供帮助的人。可以说,胡安•路易斯和我就是这样的中间人。霍尔刚来不久,几乎谁都不认识。希尔加斯整个内战期间都在马约尔卡当副领事,对马德里也不熟悉,还没有完全掌握这边的形势。而胡安•路易斯和我,一个是公然表示亲英的外交部部长,一个是英国公民,所以希尔加斯没有要求我们直接介入情报工作,因为他知道我们名气太大,容易引起怀疑。但是他向我们求助,请我们帮他找一些合适的人。就这样我们想到了几个朋友,其中也包括你。”

我不知道她究竟想让我干什么,但我宁愿不问。其实不管我问不问,她都会说出来,而我心中的恐惧也不会因为问了就有所减少。所以我决定集中精力再次把酒倒满。但是调酒瓶已经空了。于是我站起来,在墙角那一堆盒子里寻找。刚刚听到的这一切对我来说实在太突然,没有办法生生地消化掉。我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一瓶酒,是威士忌。我拔掉盖子,直接对着瓶了喝了一大口,然后把它递给罗萨琳达。她也像我一样喝了一口,然后还给我。就在她接着往下说的时候,我又喝了一口。

“我们想过,你可以在马德里开一家时装店,为纳粹高官的太太们做衣服。”

我觉得嗓子眼一下子被堵住了,刚刚喝下的那口威士忌呛在那里,忍不住一口喷了出来,溅得到处都是。我用手背擦了擦脸,等到终于能说出话来的时候,脑海中蹦出来的只有一句话:

“你们俩都疯了。”

她毫不在意我的嘲讽,继续说:

“以前她们都在巴黎做衣服,但是自从五月份德国军队入侵法国以后,大部分高级时装店都关门了,很少有人愿意在沦陷的巴黎继续工作。薇欧芮高级定制、康朋街上的香奈儿高级时装店、凡登广场上的夏帕瑞丽时装店,几乎所有的顶级时装店都搬走了。”

也许是因为太紧张,也许是因为刚刚喝下去的那些鸡尾酒和威士忌起了作用,罗萨琳达提到的这些巴黎时装品牌让我哑着嗓子哈哈大笑。“你是想让我在马德里替代所有这些时装大师?”

她没有被我的笑感染,严肃地说:

“你可以用你的方式试着这么做,当然是小规模的。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她们没有更多的选择。巴黎已经不用考虑了,柏林又太远,她们要么就在马德里找人做衣服,要么就选择不要在即将开始的社交季上秀新装。而后者对她们来说无疑是个悲剧,因为在这个时候,她们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密集的社交活动了。我调查过了,马德里现在已经有一些服装店重新开张,正在准备秋季的衣服。之前曾经传言说巴伦西亚卡今年会重新开始营业,但是最后也没有开。我这儿有那些的确准备营业的服装店名单。”说着她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一张对折的纸,“芙罗拉•比亚拉艾尔;布里希达,圣和罗尼莫街三十七号I纳塔里奥,拉佳斯卡大街十八号,拉格特夫人,巴尔巴拉大街二号;佩德罗•罗德里格斯,阿尔卡拉大街六十二号,科特瑞特,费尔南多六世大街八号。”

其中有一些我觉得熟悉,另一些则很陌生。马努埃拉女士的时装店应该也在其中,但是罗萨琳达没有提到。她念完后,把手里的纸撕成碎片,放进已经装满了烟头的烟灰缸里。

“虽然她们努力想要推出新的系列,提供最好的设计,但是所有人都面临同一个问题,或者说是局限。所以她们谁也没有办法轻易胜出/“什么局限?”

w缺少布料,绝对的紧缺。不管是西班牙还是法国,各种时装布料都已经停产了。而那些没有关闭的工厂,要么用来生产满足国民基本需求的布料,要么就在生产战争物资。棉布都用于制造军装,棉线用来制造绷带,反正任何布料都不可能被用到时装上。而这个问题你可以解决,你可以把布料带去丹吉尔。这里的贸易还是很发达,不像伊比利亚半岛,进口货物几乎成了不可能。这里有很多美国和阿根廷的产品,还有法国布料和英国毛呢的存货,还有前几年的印度产中国产丝绸,你可以把这一切都带去。如果你需要更多的供应,我们也能想办法。你带着布料、带着创意去马德里,而我则负责在上层社会关系网中做好宣传,那么毫无疑问,你将是下一季最抢眼的时装师,没有人能跟你抗衡。希拉,你将是唯一有能力为她们提供她们想要的东西的人:炫耀,奢华,绝对的光芒四射,就好像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座舞池,而不是一个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血流成河的战场。所有的德国女人都会争先恐后地来找你。”

“但是她们会把我跟你联系起来……”我试图抓住什么借口,让自已不被卷进那个疯狂的旋涡。

“绝对不会,没有人有理由这样想。马德里的德国女人大部分都是新来的,跟摩洛哥没有任何联系。没有人知道你跟我认识。不过当然,你在得土安为德国人做衣服的经历会给你很大帮助,因为你了解她们的品味,知道该怎么对待她们,如何跟她们交往。”

她还在滔滔不绝,而我则闭上眼睛拼命摇头。一霎那,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自己刚到得土安的日子,浮现出坎德拉利亚给我看手枪、并提议卖掉手枪开服装店的那个夜晚。那种恐慌是一样的,场景也似曾相识:两个女人躲在简陋的小屋里,一个正在提出一项深思熟虑却危险万分的计划,而另一个,满怀恐惧地拒绝接受。不过二者显然有区别,很大的区别。罗萨琳达正在向我谈起的这个计划已经完全不是个人层面上的事情了。

她的声音把我从过去拉回了现实,从拉鲁内塔公寓的那间简陋小屋拉回了现实中提姆酒吧吧台后面这个小小的仓库。

“我们会为你制造名气,也完全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在马德里那些有可能对你感兴趣的圈子里,我有很好的人脉关系,可以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让大家认识你,而且不让任何人把我们俩联系起来。SOE会负责所有的前期开支:支付店铺的租金、店内的装修布置,还有布料和其他材料的投资。胡安•路易斯会负责解决海关手续,给你办理一切从丹吉尔往西班牙运送货物的必要许可。我们得订购一批数量相当可观的材料,因为一旦胡安•路易斯离开了外交部,这些事情操作起来会非常困难。时装店所有的收入都归你所有。你只需要做跟在摩洛哥一样的事情,但是留心收集从那些德国顾客嘴里听到的消息,甚至还有一些既与政府髙官有关系又与纳粹有联系的西班牙女人。如果你能吸引她们的光顾,那也会很有意思。那些德国女人整日无所事事,挥金如土,你的时装店完全可以变成她们日常聚会的场所之一。然后你就能知道,她们的丈夫都去哪些地方,跟什么人见面,有什么计划,接待了哪些从德国来的客人,等等。”

“可是我几乎不会说德语。”

“你完全有能力跟她们很好地沟通,并让她们感到满意。这就足够

了。”

“我也就会数数、基本的打招呼,能说出颜色、星期几,还有一些零星的句子。”我坚持说。

“没关系的,这点我们已经考虑过了。我们可以找人给你帮忙。你只需要把信息都汇集起来,然后传递给某个0标。”

“怎么传递?”

她耸了耸肩。

“这个得由希尔加斯来告诉你,如果你最终接受了这个任务的话。我不知道这些行动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不过我想他们会专门为你设计一套方案。”

我再次摇了摇头,这次态度更加坚决。

“我不会接受的,罗萨琳达。”

她点了根烟,用力吸了一口,透过烟雾问: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我斩钉截铁地说。我有一千个理由让自己不要参与这件荒唐事,但是却宁可把这些理由都归结为一个坚决的否定。不。我不会接受的。绝对不会。我对着瓶子又喝了一口威士忌,但是这丝毫没有缓解我的紧张。

“为什么不?亲爱的,因为害怕,对吗?”她的声音很低,但是语气很肯定。音乐已经停止了,屋里只有留声机的指针刮过唱片的沙沙声,还有从帘子外面传来的隐约的人语声和笑声。“我们都很害怕,所有的人都怕得要命。”她小声说,“但这不是理由。我们必须参与进来。希拉,我们必须帮助他们。你,我,我们所有人,每个人都得在能力范围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阻止这场疯狂的战争继续往前发展。”

“再说,我不能回马德里,我在那里还有些没了结的官司,你知道的。”跟拉米罗在一起的时候惹下的那些麻烦还是没有解决。在战争结束前,我就已经不止一次地跟巴斯盖斯警长谈过这件事。他也曾试图打听马德里的情况,但是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现在一切都还非常混乱,我们再等一段时间吧,等到事情都平静下来再说,他这么跟我说。而我,因为根本不打算回马德里,所以也就安心等候消息。罗萨琳达知道这个情况,我曾经亲口告诉过她。

“这个我们也考虑过。想过这个,也想过要帮你隐匿身份,以防出现任何不测。如果出现什么问题的话,英国大使馆没有办法对你负责,而在现在的形势下,一个西班牙公民介入这些事情会非常危险。所以胡安•路易斯想了一个办法。”

我想问她是什么办法,却说不出话来。不过我也没有提问的必要,因为她马上就公布了答案。

“他能给你办一个摩洛哥护照。”

“一个假护照?”我问。

“不,甜心,一个真护照。他在摩洛哥还有一些非常好的朋友。用不上几个小时你就可以变成摩洛哥公民。当然了,用另一个名字。”

我站起来,发现自己几乎无法保持平衡。我的脑子里除了杜松子酒和威士忌引起的醉意,还充满了那些陌生混乱的名词:情报工作、间谍、装置、假名字、摩洛哥护照。我把身子靠在墙上,努力让自己恢复平静。“不,罗萨琳达,请不要再说了,我不能接受。”

“你不需要马上作决定,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没什么可考虑的。现在几点了?”

她看了看表。我也试图看看自己的表,但是上面的数字好像都在我眼前熔化了。

“九点四十五。”

“我得回得土安了。”

“我本来预定了-•辆车,十点钟来接你。但是我想你现在的状态不太适合赶路,就在丹吉尔过夜吧,我负责叫人给你在明萨赫酒店订个房间,然后通知你的母亲。”

找一张床睡一觉,彻底忘记这场令人绝望的谈话,对我来说,突然变成了世界上最诱人的事情。一张大床,白色的床单,在一个美丽的房间里好好睡一觉,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发现和罗萨琳达的见面不过是一场噩梦,一场毫无来由的奇怪噩梦。但是脑海中某个遥远的角落突然闪现出一丝清醒。

“他们肯定没办法通知我母亲,我家里没有电话,你知道的。”“我会让人给菲利克斯•阿兰达打电话,让他去跟你母亲说一声。另外我会叫人明天早上来接你,并送你回得土安。”

“那你住哪儿?”

“我住在几个英国朋友的家里,在贺兰德大街。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在丹吉尔。他们直接从家里把我送到这儿,我一只脚都没踩到过街上。”

她沉默了几秒钟,然后用更低更阴郁的声音说:

“他们对胡安•路易斯和我用的手段很卑鄙,希拉,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监视我们。”

“谁?”我哑着嗓子问。

她浅笑了一下,笑容里充满了悲伤。

“所有人。警察,盖世太保,长枪党。”

我满心恐惧,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问:

“那我呢?他们也会监视我吗?”

“我不知道,亲爱的,我不知道。”

她又笑了,这次咧开了嘴,却没有笑出来,唇边挂着一丝苦涩和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