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山 12岁(9)
叶庭把那颗玻璃弹珠放到笔袋里,每天带去上学。那好像是第二颗心脏,滚烫、灼热,在绵延不断的敌视和冷漠中保留着唯一一点火种。
有家长时不时在窗外窥探,满教室地搜寻,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他身上。他努力忽视这种关注,像平常一样抬头看黑板,然后把老师讲的知识点记下来。
只要还能在学校里呆一天,他就没理由放弃学习。
下课了,他走出教室。从那些家长身边走过时,有个妈妈忽然冲他大叫:“你离我们家孩子远一点!”
他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走到那个妈妈面前。对方似乎被这个举动吓了一跳,警惕地看着他。
“我会的,”他说,“我已经尽力了。”然后径直从人群中走了出去。
他往对面的教学楼走去,那里有学校的图书室。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父亲还没酗酒,还没有打人的爱好。那时候,母亲买了很多绘本,晚上睡前读给他听。绘本的每一页都是图片,图片上面有寥寥几行字,讲述图片上发生的故事。大人读文字,小孩看图画。听着父母娓娓道来的故事,看着与故事同步的画面,孩子能在脑中复刻出栩栩如生的动画。
那些读绘本的夜晚,是他人生中最温暖、最幸福的回忆。
叶庭想去图书室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书可以读给小孩听。完整的故事比句子更容易让人理解单词的含义。
叶庭走进图书室,里面面积不大,每排书架上贴着简单的标签。他一排排找过去,终于找到了绘本区。绘本的故事是给低年级或者学龄前的孩子写的,大多短小精炼,五分钟就可以翻完。
叶庭快速浏览了一遍书架,挑了几本,拿去图书管理员那边,说自己要借这些书。
管理员狐疑地看着他,不知道他一个五年级学生借绘本干什么。
“我有一个弟弟,”叶庭说,“他认字很慢,我想带回去给他看。”
管理员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把借阅卡给了他,让他把书带走了。
叶庭舒了口气,把书抱了回去。
回到孤儿院,他把绘本拿了出来,递给小孩。小孩好奇地接过来打开,立刻被迷住了。书里有好多漂亮的图画,画上有明亮的颜色,还有毛茸茸的猫咪。小孩一页页地翻过去,快乐地晃起了脑袋。
叶庭让他欣赏了一会儿,就把书合上。小孩嘟起嘴抗议,他拽着胳膊把人提起来:“先吃饭。”
孤儿院的伙食虽然不好,但肯定比小孩之前的日子强。来了几天,小孩身上稍稍长了点肉,脸上也圆润了一点。叶庭知道他肠胃不好,不能一下子吃多,特意每天给他加一点饭量,希望能让他的胃慢慢适应。
小孩吃得很认真,一粒米一粒米嚼着。叶庭吃完了,就把筷子放下,告诉小孩继续吃,他去办件事。
小孩点了点头,叶庭就深吸一口气,站起来,朝远处的曾厉走去。
看见他走过来,曾厉立刻左右望了望,看到几个护理员就在不远处,松了口气,胆子也壮了起来:“干嘛?”
叶庭在他脚边站定,沉默了几秒后,开口说:“对不起。”
曾厉瞪大了眼睛,仿佛不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过了几秒,他意识到叶庭对自己道歉了,脸上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叶庭有种强烈的把这张脸按进餐盘的欲望,但他忍了。他现在麻烦缠身,不想节外生枝,只要曾厉以后别来惹他,他就当吃了个苍蝇,不跟这个脑残计较。
他朝曾厉伸出手。
护理员就在旁边,有大人在,曾厉一向是乖巧又懂事。看到叶庭伸出手,他就立刻和他握了握,善解人意地说:“没关系,我原谅你了。”
护理员旁观了全程,没做出什么表示。这就够了,有她们作证,叶庭就能向院长证明,他已经道过歉了。
他努力按下不爽的情绪,转身回去找文安,在小孩头上狠狠地揉了揉,消除内心的怒火。
小孩莫名其妙地看着他,用手在头上扒拉了两下,把揉乱的头发弄顺了。
吃完饭,他和小孩照例去院子里散步。小孩把攒下来的剩饭喂给猫猫吃,他在旁边交叉双臂看着,对这个毛孩子很有意见:“看到猫就这么高兴啊?”
小孩认真地点点头。
叶庭顿了两秒,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等脑子把这段对话反复过了几遍,他忽然蹲下来,一把抓住了小孩的肩膀:“你能听懂我在说什么?”
小孩被他这么猛地一抓,手抖了抖,把饭糊在了猫咪嘴上。他奇怪地看着叶庭,然后点了点头。
叶庭觉得过去几天疯狂打手势的自己很冤枉。
这么看来,小孩其实很聪明。之前只是没有接触到语言,一旦有了合适的交流环境,短时间内就能积累大量词汇。
叶庭感到心脏像云彩一样漂浮起来。他抱起小孩,在原地转了两圈。
小孩懵了,扒着他的肩膀,害怕自己掉下去。
“走吧,”他这次不再打手势了,“我们回去看书,我读给你听。”
听到“书”,小孩高高兴兴地跟着他走了。鉴于现在交流顺畅了,回去的路上,他问了小孩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
“你吃饭为什么这么慢?”
小孩听了,把词汇手册拿了过来,翻着图片,告诉他:吃饭,吐,打。
叶庭沉默下来。
小孩吃得很慢,大概也是怕吃快了胃里不舒服。吐出来了,球棍就会落到身上。
小孩指着“打”的时候,已经不再颤抖。他这么平静,反而让叶庭更难过了。
他们像其他人一样有父亲,但这个词汇象征的不是慈爱,而是不幸。
文安的父亲甚至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名字。
“文安”这两个字,是救他的民警起的。当时户口簿上没有他的名字,也没人知道他叫什么,所以警方就按照弃婴的惯例,用地点起名。
小孩是在文山市安河区发现的,所以叫“文安”。
名字是父母都会绞尽脑汁、满含爱意的赠予,是对未来美好人生的期望。但文安的名字只是随手写下的,没有意义,也没有爱。
小孩看他好久没反应,就拉了拉他的袖子,把一本书递给他,期待地看着他。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猫,画风很可爱,很温馨,他很喜欢。
叶庭看了看书封,上面写着:寻找自己名字的猫。
他打开书,小孩就凑过来,把脑袋靠在他肩膀上,静静地听他讲故事。
我是猫,一只没有名字的猫, 从来没人给我起名字。
小时候,我是“小猫”,长大了,我就只是“猫”。
可是,镇上的猫都有自己的名字。
鞋店的猫,名字叫雷欧。
“是大狮子的意思哦!”雷欧很得意。
书店的猫,名字叫元太,
意思是活泼好动的小男孩。
客人来了,都会跟元太打招呼。
他可是书店的招牌猫。
咖啡馆的猫,甚至有两个名字。
老板娘叫他“咪咪”,
老板叫他“雪球”。
不管叫哪个名字,他都会答应:“喵——”。
“好羡慕啊,我也想要一个名字。”
“你可以给自己起名字呀,起一个喜欢的吧。”
喜欢的名字喜欢的名字
我一边在镇上走,一边找名字。
广告牌、路标、汽车、自行车
“今日特价”“禁止停车”
哪个听起来都不像名字啊!
野猫、
臭猫、
怪猫,
哪个都不能当名字啊!
喂!
走开!
滚!
哪个都不能当名字啊!
雨不停地下。
滴答,滴答,滴答……
渐渐地,我的心里也充满了雨声。
“嗨,你的肚子饿了吧!”
啊!
好温柔的声音。
我抬起头,看到一个小孩冲着我笑。
她举着一把伞,看到我淋着雨,就把伞移到我头顶上。
“你的眼睛真好看,像蜜瓜的颜色一样!”
“叫你蜜瓜,好吗?”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
其实我想要的不是名字。
我想要的,
是有人呼唤我名字。
故事很快讲完了,叶庭合上书,看着小孩,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
小孩静静地看着他,脸上没有困惑,也没有感伤。
过了一会儿,小孩突然张开了嘴。
叶庭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声音,清澈明亮,就像山间的清泉。
那个声音对着他说:“叶庭。”
作者有话说:
《寻找自己名字的猫》是日本作家竹下文子的绘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