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物议如沸

潜华帝吩咐完,让青岩送闻楚出去,两人一齐行到了宫门前。

青岩因想着应王府如今居然阴差阳错被潜华帝赏给了闻楚,有些心不在焉,并未说话。

闻楚倒是察觉他行走间动作有些不对,微微蹙了眉,道:“你身上有伤?”

不等青岩回答,他便道:“……是太后罚的?”

青岩这才回过神来,倒是没料想到他一眼就看了出来,还猜中自己是受了太后的罚,微觉意外,道:“……是太后娘娘有些训诫,不过只是轻罚。”

闻楚面色沉了沉,道:“是杖责么,打了你多少?”

他如此追根究底,问的这般直白,青岩不免有些尴尬。

可太后再怎么罚他,也是他这样的奴婢活该受的,说到底,他和闻楚之间即便有些不清不楚的情愫在,可终归身份有别,他如今早也不是当初那个会傻到半点不顾这些就坠入爱河的毛头小子了。

偏偏闻楚身为高高在上的主子,却反倒忘了这一点似的,他如此关怀,青岩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之余,竟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闻楚这份关怀。

他垂了目,并未抬头去看闻楚,只是含混答道:“不打紧,太后娘娘宽慈,只罚了十板子罢了,这点小伤,养几日就好了,且太后娘娘还赐了药的,殿下不必担心。”

他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有些生硬的转移了话题:“……殿下这趟在河南巡修河工,如此顺利,小的还未恭贺殿下。”

闻楚却半点不搭理他的话茬,只是蹙了眉道:“便只打了十下,也不能不当回事,宫里多少奴婢,受了罚没好好将养,落下暗伤的,以后要在身上一辈子,我府中有上好的金疮药,回去我便叫德春悄悄遣人送了进宫给你,你再找个时间去太医院,请人给你瞧瞧,用药需得外敷内服,双管齐下才好,否则难免治标不治本……”

青岩听他喋喋不休,有些无奈:“小的不过只是轻伤,哪里就用得上特意去太医院请人看了,再说太医院的医官们,是给主子们看病的,小的一个奴才……”

闻楚最不喜听他说这种话,心中老大不痛快,沉了脸道:“你别当我不知道,只要肯使银子,太医院收了内侍的钱,也是一样替你们看病抓药的。”

他想起这人从前在春晖殿时,自己也没少赏赐他,可就连底下的德春德喜,过年过节也知道去御膳房花钱买上一桌好席面,犒劳自己,知道去针工局请人做两身新衣裳新鞋袜……

他倒好,只两身衣裳来回穿,几年了洗的发旧还舍不得换了,冬天里也没有加了绒的棉鞋,多半是想着平素都在有地龙的殿里伺候着,出去时忍忍便过,才这么对付。

若不是自己无意中察觉,又怕单独赏赐他东西,招了别人的眼,叫针工局一并制了春晖殿里所有的内侍宫女的厚衣厚鞋,恩赏下去。

只怕他那缝缝补补的旧衣旧鞋,也不知道还要穿多久才肯换了。

那时外头的人不知道,都说春晖殿的主子,是各宫皇子里最宽慈体下的,逢年过节就有穿用体己赏下去,可但凡贴身伺候他的,连德春德喜也看得出来,他这些煞费苦心的好是为了谁,偏偏只有这人自己恍然不觉。

闻楚越想越觉得生气,语气不由得重了些道:“你平日里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销,也就罢了,如今怎么连自己身上有伤,也舍不得使银子去看?内侍没儿没女,你又何必如此节俭,反倒亏待了自己?”

话刚一出口,他就知道自己失言了。

当即便去看青岩神色,然而却见这人脸上仍是挂着那副恭谨的浅笑,心中一时十分后悔,可真要他把那些心思,当着青岩的面宣之于口……

闻楚又实在无论如何说不出口。

两人之间,一时默默。

青岩倒是并未生气。

他半点没觉得闻楚说自己一个内侍没儿没女,是什么冒犯的话,大约是早已麻木了,何况闻楚说得也没错。

只是面色如常的揖了一揖,道:“小的多谢殿下宽怀,殿下提点的是,回头小的不当值时,一定去太医院请大夫瞧瞧。”

闻楚见他这么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心里倒不知该作何滋味了。

他沉默半晌,道:“我方才……并不是有心那样说的,你……你不要难过……就算内侍没有子女,你有外宅,以后也可以把家中远房的孩子认来做义子义女的,我从前见宫中许多内侍,都是这样养老的,我在宫外也可以帮你照应着。”

青岩一愣,有些失笑,抬眸道:“小的才二十多,还没到三十呢,殿下怎么就想着替小的养老了?”

他终于肯抬眸直视闻楚,不再用那样低垂着眼、恭谨的奴婢姿态和闻楚说话,虽只不过是短短一个抬眸,神采间却灵动非常,闻楚见他眼带笑意,一双凤眼潋滟生光,虽然面目不同,依稀间却分明是当年应王府里那个鲜活跳脱的小谢澹,竟有些看的怔住了。

青岩本来只是和他玩笑,却见闻楚盯着自己一言不发,他被这么直勾勾的眼神盯得有些尴尬,轻咳了一声,道:“……时辰不早了,想必德春在外面,也等的急了,殿下还是快回去吧。”

他下了逐客令,闻楚倒也没说什么,青岩感觉他的目光在自己身上落了落,便听闻楚道:“……记得去太医院看伤。”

他未及回答,闻楚已经转身走了,德春候在宫门前,见闻楚出来,带着几个侍从远远跟了上去。

青岩目送着他们离开,才回了养心殿,一回来便见漱青从里头出来,见了他便道:“七王爷走了?”

青岩点了点头,漱青也没多问什么,只道:“皇上让传孙嫔过来,说要留孙嫔今晚在养心殿用膳,我去传孙嫔娘娘,再跟御膳房那头知会一声。”

语罢匆匆走了。

青岩进了养心殿,见潜华帝正蜷在罗汉榻上,手里拿着一本折子来回翻着,那折子被他哗哗翻的飞快,他却明显没在看折子上的内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见青岩回来了,潜华帝才把那本折子扔到了御案上,道:“方才楚儿在,朕不好问你,朕听说,昨日太后叫你去慈安宫,打了你一顿板子?”

青岩微微一顿,垂首道:“……是,太后娘娘昨日传小的去,敲打提点了小的,只是轻罚了十板子罢了,打得并不重。”

潜华帝道:“太后是怎么提点你的,说了些什么?”

青岩有些犹疑,却没立刻答话。

潜华帝道:“你直说就是了,朕不怪你。”

青岩这才把昨日太后敲打他的话,一字不差的和潜华帝复述了一遍。

只是他还没复述完,说到太后提及奸宦、忠宦那一段时,潜华帝却听得面色微冷,忽道:“够了,不必说了。”

青岩这才住了口。

潜华帝起身在御案前踱了两步,呼吸急促了些,不知在想什么,半晌才道:“……你若是崔让元、何孝之流,那朕是什么?在母后心中,朕难道便是慧帝、灵帝一流吗?”

青岩不言,只当自己是个聋子哑巴,一动不动。

良久,潜华帝才平复了些,缓了语气道:“你身上的伤可还好?”

青岩道:“谢万岁挂问,只是些皮肉轻伤,不打紧。”

潜华帝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正此刻,外头漱青却是回来了,进了殿脸上有些难色,跪下道:“回万岁的话,孙嫔娘娘……怕是来不成了。”

潜华帝一愣,道:“为何来不成了?”

漱青小声道:“昨日……昨日慈安宫那边,吩咐了教引嬷嬷去孙嫔娘娘宫中训了话,又叫掌嘴了四十,眼下孙嫔娘娘脸上正不好,恐怕是不能侍奉圣驾了。”

潜华帝脸色忽红忽白,十分精彩,抄起御案上那本折子作势要摔,瞧着是要发怒,但临了却又还是忍住了,放下手把那折子扔了回去,深吸了一口气道:”既如此,去把姜昭仪叫来。”

漱青闻言,脸色苦瓜一般,却也不得不说实话。

“万岁息怒……姜昭仪也被太后娘娘罚了……”

那折子最后还是被摔了。

潜华帝怒道:“混账!那就去叫别人来,怎么朕堂堂天子,后宫里还找不到一个半个没挨过打,能伴驾的女人了吗?滚!”

漱青心知自己是被皇帝迁怒了,也不接话,果然迅速的滚了。

潜华帝这才坐回榻上,有个小内侍斟了杯茶,跪下弯着身子端上去,小声道:“万岁息怒,万岁用杯茶消消火吧。”

潜华帝连看也没看,挥手便把那茶盏拂落,泼了那个小内侍一身,仍不解气,又狠狠踹了他一脚,把那小内侍踹翻在地,斥道:“没眼色的东西,给朕滚出去,你们都给朕滚出去!”

内侍奴婢们哪敢多话,都纷纷退出殿去,只有方才奉茶的小内侍顶着被泼了一身的热茶匍匐着瑟瑟发抖,努力爬了几下,也没能爬起来,青岩经过他时,不着痕迹的伸手拉了他一把,他这才站起身来,跟着退出了殿外。

出了养心殿,青岩见那小内侍脸色煞白,手脚仍在微微发抖,大约是被吓坏了。

他低声宽慰了几句道:“万岁心情不好,本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也要长个记性,下次别在这当口去触霉头,今日就不必你当值了,回去换身衣裳吧。”

那小内侍红着眼眶,听他如此安慰自己,险些哭出声来,好容易才忍住了,哽咽着道:“是……是,多谢公公提点,都是小的没眼色。”

青岩拍了拍他的肩,道:“回去吧。”

那小内侍才踉踉跄跄的回下处去了。

未过多久,漱青便带着个打扮精心穿着水色宫裙的女子来了,青岩认出这女子也是当初段时行献上的百越俘女之中的一个,似乎是姓苗的,只是远不如孙嫔得宠,因此只封了个美人。

漱青才刚带着苗美人进去了没多久,外头宫道上便匆匆走近了两人,行在前的是个引路的小内侍,后面的却是个穿着靛色官袍的年轻男子,青岩见了那人,微微一愣,道:“周讲学?”

来人却竟然是那位才名赫赫、连中三元的周四公子,周祯。

周祯自当年青岩送还周月娴时,和他见过一面,后来青岩回了养心殿,也在大朝、或是皇帝宴饮百官时见过面,只是二人对当年之事,都当作心照不宣一般,半点不提。

周祯在翰林院呆了几年,两年前熬够了资历,终于被提拔去了国子监做讲学,入了国子监后,周祯口碑颇好,虽然他的年纪比有些国子监的监生还小些,但却颇得监生们敬重爱戴,潜华帝得知后,便命了周祯入宫,在太学堂为年纪还小的八皇子讲学,因此周祯有入宫的牙牌,倒也不足为奇。

只是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

周祯见了青岩,隐有急色,开口便道:“谢内官,宫外出事了,我有急事要面见皇上,不知皇上眼下可有空闲?”

青岩道:“皇上刚宣了苗美人侍驾,只怕此刻不方便见您。”

周祯闻言,却更急了,道:“此事非同小可,我一定要见皇上,烦请谢内官替我通传。”

青岩见他如此着急,也有些好奇,问道:“不知是什么事,讲学大人如此心急?”

周祯也不瞒他,答道:“安王殿下当街打死了三个国子监的监生,眼下监生们忿忿不平,外头物议如沸,国子监、三法司衙门都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祭酒大人和三法司的几位大人都被堵在衙门里出不来,我素日在监生中有些薄面,苦言相求,这才得以脱身,请公公即刻替我通传皇上,若是再不处理,恐怕就要出大乱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