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徐渊第一把火就烧到了玉楼县县令的头上。

路过玉楼县时,灾民吃的“沙米”让徐渊一直耿耿于心,朝廷赈灾一般是直接拨银子,银子拨到地方官府手里,再由各地自行购买所需的粮食物品。

正常一斗米十五文,这“沙米”比正常的米便宜一多半,剩下的银子去了哪?

上任第五日,各地的县令纷纷送来拜贴。按照规矩徐渊要一一面见他们。

徐渊收到帖子并没有直接见他们,而且以刚上任公事繁忙为由,让他们等一等,这一等就是三四日。

期间徐渊赶紧往京都修书一封,跟老师表明了中州的状况,请求户部拨款赈灾,顺便求购粮种,争取不耽误今年的春耕。

中州府平安客栈里,七八个穿着便服的县令聚在一起,他们都是准备拜见新知府的。

“这新上任的知府是什么来头?”

“听说以前在户任职,多半是被排挤出来才上咱们这当了知府。”毕竟中州去年才遭遇水患,不是什么好地方,有门路的谁上这来?

“也不知道这新知府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都准备了多少银子?”说话的是玉楼县县令姓葛,长的肥头大耳满脸横肉,穿着一身名贵的蜀锦,母指上那枚和田玉扳指价值连城,通身打扮丝毫没有读书人的气质,倒像个大商人。

“这,咳……”几个县令都没好意思张嘴,这种事哪能当面说出口啊。

“嗐,你们怎么还藏藏掖掖的,谁不拿点见面礼啊?”葛宏顺准备了五千两,银子不算多,他先拿这点探探路,看看这新知府胃口怎么样?若是第一次见面给得多了,胃口越养越大,以后恐怕不好收场

阜南县的县令轻咳一声道:“直接送银子不太好吧?万一他是个清官岂不是会怪罪下来?”他自己准备了两幅名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不知道新知府会不会喜欢。

葛县令嗤笑一声:“哪有人会不喜欢银子的?”

其他几个人没说话,各自心里打着算盘,等见了知府的面再说吧。

过了两日徐渊终于邀请他们来到府衙,乍一见面几个县令都惊了一下,这新来的知府未免也太年轻了些!

看起来似乎才二十出头,面白无须,眼神清亮,穿着一身褚红色的官服衬着他玉树临风。

见他如此年轻,几个县令纷纷放下心来。这小子多半是世家子弟派出来历练的,兴许待两年觉得辛苦就回去了。

“本官初来,收拾了几日,让诸位久等了。”

“没有没有,大人是要好好安排一下。”几个县令连忙摆手,就算是等久了也不能承认,谁也不缺心眼。

“都介绍一下自己吧。”徐渊坐在正位,端着茶碗喝了一口。

从最前面的开始介绍:“下官是丛新县县令,王尧。”

“下官是阜南县令,祝亭舟。”

“下官是玉楼县县令,葛宏顺。”

……

徐渊闻声抬起头,重点打量了一下这个玉楼县县令。等大家一一介绍完,徐渊放下茶碗道:“坐吧。”

县令们拱拱手坐到旁边的椅子上,心里嘀咕,这小知府年纪不大,看着威严还不小。

“本官姓徐,单名一个渊字,从京都调任到中州做知府。希望未来的几年里能与各位好好相处,把中州治理的民安物阜,安居乐业。”

“大人,英明。”几个年纪大的县令撇撇嘴,这小子场面话说的倒是挺好听,就是不知道能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坚持几年。

等徐渊说完话,玉楼县县令就忍不住开始拍马屁了:“下官第一眼见到徐大人,仿佛见到嫡仙下凡,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不染凡尘的人?”

徐渊尴尬的直扣脚趾。

“前些日子下官做梦,梦见一个身披彩云的仙子落入中州,如今想来,这就是徐大人吧!”

若是寻常人被他这通马屁砸下来都得晕乎,偏偏徐渊不吃他这一套。夸了半天葛县令说的嘴巴都干了,见他半点反应都没有,忍不住挠挠头,这小知府倒真沉得住气。

“说完了?”

“啊……说完了。”

徐渊:“本官也有几句话想要问你。”

葛宏顺满脸堆笑:“大人请说。”

“本官来时路过玉楼县,见县里受灾严重,百姓居无定所,吃的米都是掺了一半沙子的陈米,怎么葛县令好像半点都不愁啊?”

葛宏顺擦了把额头上的冷汗道:“下官也是急的……”

“砰!”徐渊把茶碗扔在在脚下,吓得他一哆嗦,浑身肥肉跟着一颤。

“赈灾的粮食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下官已经分发下去了啊。”

“你发的是什么?!”

葛宏顺脸色苍白的跪在地上,丝毫没了刚才的张扬,心里七上八下,路过玉楼县的时候他怎么一点消息都没听见啊?

“沙米”自古以来就有,又不是他自己这么干的,其他各地都放过“沙米”赈灾,怎么偏偏自己这么倒霉,被捉个正着。

徐渊问了半天见他不说话,冷笑一声道:“好,既然你不说,押下去好好审!”两个衙役走进来拖着葛县令出了厅堂。

“好了,诸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徐渊又恢复到之前人畜无害的模样。

厅堂里静悄悄的,其他县令尿都快让他吓出来了,哪还敢说话啊?万一再拍到马蹄上,岂不是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

原以为这徐大人是个性情温和的玉面小郎君,没想到是个来催命的玉面阎罗!

“既然大家没话说那我说几句。”徐渊起身朝他们走过来。

“本官不知道王俭在这的时候是什么规矩。不过在我这,若是敢欺上瞒下鱼肉百姓是万万行不通的。”

“本官知道这沙米在其他县里也有,限你们七日之内,把该发的赈灾粮都发下去,若是有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徐渊在阜南县令身边停下脚步。

祝亭舟闻到身边一股淡淡的柏木的香气,哆哆嗦嗦擦了把头上的冷汗。

“被本官知道,玉楼县县令就是你们的下场。”

“是!”几个县令齐齐的应答道。

徐渊扫视一圈,这招杀鸡儆猴效果不错,把他们吓得不轻。本着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原则话锋一转。

“当然,你们如果好好干,把自己的县治理好,考核时本官也会按优提拔。”

“大人英明。”

送走各地县令,刘龄之从后面走出来:“阿渊,你越来越有官威了,刚才那一下把我都吓到了。”

徐渊苦笑着叹了口气:“第一次见面不把他们吓住了,以后还不一定起什么幺蛾子呢。”

“他们要是敢不听话,我帮你揍他们!”

“这人心要是坏了,揍也不顶用,眼下先这么看着办,等户部批下银子我再挨着各县转一转。”想要当好父母官,不是靠耍几句嘴皮子就能办到的。

因为徐渊是从寒门出来的,所以他最懂里面那些弯弯绕。当年安平镇雪灾疫病,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钱到了百姓手里,被剥得只剩了十之一二。如今他做了中州的知府,断然不能让这种事再发生。

*

远在京都陈英收到徐渊送来的信,洋洋洒洒写了六七页,把他这一路上所见所闻全都写了上去,请求朝廷拨款买种子用来春耕。

要不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别人要银子陈英还得犹豫一下,徐渊要银子,他二话不说便上了折子,给中州拨了五十万两银子用来赈灾。

自从重华帝收拾完世家又增了商税后,户部再也没有为银子烦恼过了,每年的税收翻了两三倍不止,户部也变得财大气粗起来。

陈英还特地派苟建忠去办这件事,务必要把粮种和赈灾银款送到徐渊手上。

苟建忠原是徐渊的下属,徐渊被调走后升了半级任户部典事郎。他清楚徐渊早晚还得回来,自己要是敢不好好办这件事,将来等着被穿小鞋吧!

*

中州府。

一进三月天气瞬间暖和了起来,各种问题也开始出现,第一个问题便是处理死人。

洪水是去年七月末发生的,距今已经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当时死了不少人,这些人的尸体都被冲到下游阜南,安南两县。洪水刚过的时候河里飘着一层死人,被水泡的肿胀起来,离老远都能闻到臭味。

当时县里组织百姓清理了不少,天气一冷河面冻上,剩下的尸体便清理不出来了。

如今河面开化,尸体又重新飘上来。天气一热就会腐烂,腐烂的尸体上会带着许多疫病,一但泛滥起来那才是人间炼狱。

两县的县令也知道其中利害,不敢马虎,派人日日去河边勾尸体,勾一具能赚十文钱。运送到县郊外一处大坑,统一焚烧后掩埋。

其次便是道路。

来时徐渊他们经过的那一段路开化后,淤泥有半尺深,别说是马车,步行都够呛能过得去。这还是其中一小部分,整个中州有一半的路都跟这里差不多。

道路不通可不行,徐渊马上下令让各县先修路,务必赶在春耕前把路修整好。

修路也不能让百姓白修,每日十文钱,中午供一餐午饭,粥必须能立住筷子,饼要大过手掌。各地接到命令后赶紧行动起来。

三月末,苟建忠终于带着十万斤粮种来到中州,把银子和种子送到了徐渊手上。

这一个月可把他累坏了,亲自去冀州鲁州收购粮种。为了不影响春耕,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建忠,辛苦了!”徐渊拉着他胳膊,很是承他的情。

“还好还好,就是路忒难走,中途陷了好几回车,幸不辱命把东西都给您送来了。”

徐渊见他眼底青黑,估计这些日子都没休息好:“你快去休息吧,晚上再请你吃接风宴。”

“哎。”苟建忠也没客气,他是真快困死了,带着这么多粮食和银子从灾区经过,那群人见这满车的粮食眼珠子都是绿的,追着车跑。吓得他片刻不敢马虎,生怕把这事办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