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读者们很不好。

写了两本畅销书的张素商也算名气不小, 尤其是他在国际上的名声,放在国内还算是稀罕人物,加之他本人还有世界冠军的光环罩着,所以当他的新书面世时, 国内立刻开始同步连载。

虽然编辑们在看到《琴声》的内容时, 都感到有点不好, 但名声有时候就是能当饭吃, 考虑到张素商才用《浅薄》掀起骂战,甚至还有大佬和他一起骂,正是吸引了不少人气, 整个人都红得发紫的时候。

《沪上晨报》的总编一咬牙一跺脚:“发出去试试吧。”

于是在张素商上轮船的时候,俄国的《圣彼得堡晚报》和国内的《沪上晨报》就一起登出了《琴声》前三章,张素商的老读者们, 比如云岩这样的也第一时间去购买。

等大家看完这些内容后,也就是如今是20世纪初,写人间疾苦的作者太多了,以至于大家这方面的抗性十分出色, 不然真有过激读者想要和张素商以物理的方式进行友好交流。

当文中讲述了男主雅科夫的母亲的奋斗史时,还有人皱眉说“怎么挑了个这样的低贱之人做主人公的母亲?”可是很快,他们就觉得作者写着一段剧情是有深意的。

张素商看过《姐姐妹妹站起来》, 他家长辈最初拉着他看这部片子,主要是那段时间一个运动员被爆出招妓,招也就算了,后续这人还振振有词的说“我运动员精力充沛, 就是要发泄, 男人婚前拯救失足少女的灵魂不犯法”。

平时网上玩此类恶俗梗的人不少, 但玩梗都算了, 顶多恶心一下无辜路人,但把梗当真,真跑去嫖的,那就……

张素商也是精力充沛型运动员,还和那位在比赛时有过友好交流,此新闻一出,立刻吓得他爸爸从空间站下来,把他拉过去做思想教育,目的是提醒小伙子“黄赌毒中,黄是孕育后两者的温床,向来只有被逼着卖身的,可从没有被逼着去嫖的,可见黄这玩意存在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剥夺、你小子可不能沾这个。”

咱秋秋是好人家出身的孩子,不能干犯法的事!

因着家庭的影响,张素商的三观十分正直,写书时也从不写那些让人误以为高级妓女是唯美、浪漫、才子佳人式职业的剧情,他不吝惜文笔的努力埋汰这个职业的邪恶,对xing病的危害性也进行了简短的科普。

就是这段描写,让雅科夫那头脑清醒、敢于抗争命运的老妈显得格外有魅力。

掉进泥潭非她所愿,但她知道自己身处泥潭,也知道爬出去,而且还成功了。

众所周知,高人气配角死掉的时候总能引起读者神伤,《琴声》第一段剧情就让作者以外的所有人都很伤。

所以等读者们写信给报纸,大骂作者越来越不当人,又或者希望编辑劝劝张素商做点人时,早就看过《琴声》内容的蒋静湖、李源等人就很淡定。

要是张素商听劝,他们早就把这人劝回爽文界了,何至于让他把刀磨得越来越利?

阿列克谢一如既往的将有张素商新闻的部分剪下来收藏,这样的本子他已经堆了有十多个,预计以后会越来越多。

他合上剪报,又看向书桌上堆得老高的数据,叹了口气。

“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算完。”随着时代推进,任何科学项目在走到终点前,都需要进行长途跋涉。

比如他现在研究的项目,虽然阿列克谢觉得的确是有完成的希望,但以如今俄国的技术,他认为至少要再等20年。

就在此时,风从窗外吹了进来,将稿纸吹飞到地上,阿列克谢一想起自己打算发给秋卡的电报草稿也在里面,想也不想就蹲下去,扒开其他稿纸,只一心找电报草稿,就在某张被翻开的雪白稿纸上,赫然是一条公式。

E=mc?

根据张素商的体感,这年头治安是真不好,证据就是他有时候开车带学生去郊外的冰湖拉练的时候,马克西姆总要带木仓。

因为他经历过全俄到处是土匪的时代,幸好男高音下狠心整顿治安,将那群坏蛋都送去了古拉格,他们在郊外的最大风险才只有老虎和熊、狼群。

所以后来张素商干脆就只和冰球队一起出去拉练了,权当蹭了保镖,毕竟,别的球类运动是打球时偶尔打架,冰球项目是打架时带了颗球,战斗力在各大运动项目中超凡脱俗。

他们上次拉练完回城的时候,车后面还多了两具狼尸,都是冰球队干的,尼金斯基买下其中一头狼的皮,带回家给罗慕拉做了盖腿的摊子,这两口子最近进入感情升温期,搞得吉拉总在猜父母是不是要生二胎。

而在他们上船前,基辅港口附近又有了一起船工打架的综合案件,之所以说是综合,是因为有人趁着船工们打架时偷东西,之后这群人又假装警察,以搜查的名义抢劫了附近的商店。

这群人后来都被送去了古拉格,与全俄最恶劣的罪犯们作伴。

而上了船后,张素商又看到了老熟人,冰球队副队长伊戈尔。

此人曾与米沙在冰上相撞,并因此住过院,但两人的关系之后却变好了不少,郊外拉练时还热情的教花滑这边的大家如何和狼进行正面对决,看起来也牛高马大,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这次俄国运动员组团前往圣莫里茨,船上三分之二的乘客都是运动员,伊戈尔也在其中,小伙子特意过来串门子,还请大家吃炸蜂蛹。

“这个东西很好吃,而且不发胖,对男人特别好。”说到这,伊戈尔露出一个猥琐的笑。

张素商:……

阿列克谢在遥远的圣彼得堡搞研究,你说我吃这玩意有啥用,而且高蛋白过敏、异种蛋白过敏也不是啥稀罕病,出于谨慎,他只塞了一小搓在嘴里尝了味道。

其他人吃得很嗨,但没过多久米沙就拉了肚子,张素商给他把了脉,问了饮食,最可疑的也就是蜂蛹了,他好心劝道:“拉肚子也是过敏的一种症状,你要是不想奥运前因过敏影响状态的话,就别再吃这玩意了。”

看来他这个大弟子注定和壮阳好物炸蜂蛹没有缘分啊。

“行了,你这症状也不严重,多喝点水,别拉得脱水就行。”

大概是米沙生病这事暴露了张素商会医术,之后隔壁滑雪队的队医腰疼时,还跑过来找张素商拔罐,再然后速滑队的教练也来找张素商治感冒,这教练还挺大方,将家乡特产的鱼子酱送了张素商一罐子。

味道也就那样吧,比张素商在现代吃过的新鲜一些,还不如湖南的东江茶油小鱼仔更合他口味。

这群毛子是真能整活,因为第二天,高山滑雪的一位运动员就因喝醉而站到船沿上,双臂打开,对着他暗恋的队医喊道:“娜塔莎,你等着,我这就下去打条虎鲸给你们烤着吃!”

娜塔莎是一位比米娅还丰腴1倍的女子,她咆哮道:“你给我滚下来!”

该运动员被人扯下来时扭伤了脚,又是张素商给看的,他对跌打损伤的治疗水准已经不亚于蒋静湖了,而这已经是他治疗的第六个毛子,也不知道集齐七个能不能召唤神龙。

也是在这艘轮船上,张素商开始写《琴声》的后续内容。

大致总结起来,就是男主雅科夫在战场上的艰难求生。

战场嘛,血肉共屎尿一色是常态,毕竟人死后括约肌放松,很多东西都会流出来,这也导致战场的味道不太好,像雅科夫原本被炸弹余波震晕,最后又被臭醒过来,他运气不错,上方是一个本国军人的尸体,看起来肢体不全,身后还有一条血痕,想来是死前发现了这个孩子,爬过来盖住他,才让雅科夫活到了现在。

他还在这个男人的头盔内翻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笑得灿烂的女孩,照片背面是一行字“我会在家乡祈求你的归来,我亲爱的热尼亚。”

而男子的衣领上也有一行字——叶甫根尼,一个政委、党员、不信教的犹太人,乐意为祖国和心爱的姑娘死一百遍。

雅科夫是个坚强的孩子,他匍匐着前进到妹妹的尸体旁,将她的红裙子撕了一条下来,就头也不回的爬开了,此时敌军已经占领了城市,开始屠杀百姓,他也不敢进去,就窝在一条下水道里,靠喝污水、吃老鼠生存。

小伙子肠胃不错,没拉肚子,而且晚上还能数着星星,把星星当做母亲和妹妹,对她们絮叨着“我今天也活下来啦”。

他就这么苟了不知道多久,直到某一天,一个说着敌方语言的大兵找到了这里,被瘦的和猴儿一样的雅科夫吓了一跳,他似乎是要找地方撒尿的,但见到雅科夫后,他左看右看,面露犹豫,将一盒罐头丢到了雅科夫面前。

之后那个大兵又来了两次,雅科夫从他手上获得了一条毯子,一壶水,两人最开始语言不通,但又交情不错。

接着外面战火又起,大兵消失了一段时间,雅科夫以为他死了,但大兵再次出现,他失去了右手臂,表情却轻松很多。

他对雅科夫说着听不懂的语言:“我要离开前线了,你要不要和我走?”

雅科夫听不懂也没关系,大兵自顾自的打晕他,把小孩塞行李箱里,等雅科夫恢复意识时,已经身处火车上了。

这个大兵叫里奇,是一个法国农场主的小儿子,和雅科夫一样是金发碧眼,他入伍好多年了,这次因伤退役,打算回爹妈、大哥的身边去。

而雅科夫被他洗刷了一番,小孩实际年龄9岁,但看起来只有5岁,里奇想了想,就咧开个痞气的笑,打算告诉父母,这小子是自己的私生子。

这一波啊,就叫造化弄人,雅科夫成了敌国人的儿子。

张素商写完这段,哈哈笑起来,他想,读者们看完这段剧情后的反应一定也会很有意思。

就在此时,轮船也抵达了瑞士,张素商收拾好行李、稿子,在学生们的簇拥下,与伍夜明一起下船。

然后他看到伊戈尔带着队友和一群人打了起来。

张素商疑惑道:“那边又怎么啦?”

娜斯佳只看了一眼,满脸不在意的回道:“没什么大事,就伊戈尔提前和德国那边的冰球队撞上了,反正他们在赛场上也打,就当提前练手了吧。”

哪个正经的冰球运动员不打架啊?

反正在冰球球迷看来,不打架的冰球运动员肯定不正经!

>